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新宣记者何丽娜许紫莹
春风三月,山野烂漫,在春光明媚的好天气里,总想着追着春天的脚步,来一场阳春之约。上个周末,你出游踏青了吗?
踏青虽好,然而被其所“害”者也不少。最近,浙江中医院(医院)骨伤二科主任吴连国每天都要接诊好几位患者,他们都是因短时间内运动量增加,结果导致骨关节损伤,其中不乏膝关节炎加重、不得不寻求进一步治疗的中老年患者。
吴连国提醒,对于长时间不运动的人来说,进行看似平常的户外活动时,很容易因运动不当导致骨关节受伤。
古稀之年还想溜达
最终只能置换膝关节
蔡大伯(化名)今年70岁,天生喜乐,平时特别喜欢运动。因为连续爬山好几日,他的病症复发,膝关节处疼痛至极,无法正常走动,被子女搀扶着“挪”进诊室。
10多年来,蔡大伯两边的膝关节反复肿痛,腿脚也越来越不灵便。这两年,他双膝关节症状明显加重,右边膝盖尤其疼痛,走不动、蹲不下。
视觉中国供图
“我爸是个闲不下来的人,风风火火,一辈子喜欢运动,如果真不能走路了,他肯定很难接受。”蔡大伯的孩子们担忧老爸会因此抑郁,他们目前能做的,就是给老人家治病。
经过仔细检查,吴连国发现蔡大伯膝关节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关节间隙显著变窄,这也是老人家无法蹲下的原因。最终,根据蔡大伯的病况以及体质评估,给出了膝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方案。
手术十分顺利,第二天,蔡大伯就可以拄拐下地活动了。“困扰我10多年的老毛病解决了,我别提多高兴了。”蔡大伯说。
“到膝关节置换这一步,已经是最后一招了。”吴连国表示,其实,很多患者完全可以在较早的时候就进行药物及针刀治疗,或者进行一些创伤性较小的修复性治疗,不必等到最后一步,毕竟自己的膝盖才是最好用的。
预防退行性骨关节炎
要从细节入手
吴连国解释道,骨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过度、过激的运动易造成关节面、软骨的损伤。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使关节因得不到充分锻炼而发生废用性萎缩和退化。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3亿骨关节炎患者,有数据显示,50%的65岁以上老年人会出现骨关节炎的症状,近80%的75岁以上老年人会出现骨关节炎的问题。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尤为多见。
视觉中国供图
专家表示,反复剧烈运动是造成膝关节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膝关节炎患者平时要选择正确、适当的锻炼方法,如散步、游泳、骑脚踏车以及不负重的关节屈伸活动,避免长时间做同一动作或使关节处于同一姿势。
活动时,一旦关节出现问题要立即停止,若出现关节疼痛、肿胀、运动受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如何预防膝关节炎呢?首先,要控制好体重。体重每增加一公斤,关节将会增加4倍的承重,假如体重比正常标准多了50公斤,那么膝关节在站立时可能就会增加公斤的压力。如果是屈膝、久蹲或在爬山等运动状态下,关节承受的压力会更多。
另外,不要过度使用关节。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度,就有可能增加关节的磨损。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减少关节的使用,关节的“寿命”就会更长呢?其实也不然。关节不被使用,就不会分泌关节液,关节的营养将会变差,就会出现更快的老化。吴连国建议,有条件的老年人可以选择快走,一周3到4次,每次半小时,这可以强化关节周边的肌肉,帮助稳定关节,延长关节的使用寿命。
“新华方案”来解题
有效率高出20%
得了骨关节炎,出现滑膜炎,怎么办?
当关节出现了退行性改变,有疼痛症状时,建议进行适当合理的科学运动,适当地康复锻炼,来帮助维持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在疼痛比较明显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外用一些消炎镇痛的药来帮助控制症状。
视觉中国供图
如果进展到必须使用药物的中期,医院会考虑进行关节内的玻璃酸钠注射或者是富血小板血浆因子注射,帮助润滑关节,维持关节软骨的弹性。
然而吴连国介绍,医院有一套较为成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也能很好地帮助患者缓解症状。紫*膏、骨痹饮联合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如果关节腔内有游离体滑行影响行走,也可以通过关节镜及时将其取出。
有临床研究显示,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相比其它单一治疗形式,有效率高出20%左右。
吴连国也坦言,一旦患者关节出现了严重的畸形,在日常休息或睡眠时都有明显的疼痛,这就说明此时关节炎的症状已经到了晚期。
“如果疾病到了晚期,我们也可以通过比较成熟的关节置换术来彻底解决问题,不必谈虎色变,积极地面对问题是最好的选择。”吴连国说,患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寻求帮助,进行相应的治疗,延缓疾病的进展。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