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滑膜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类风湿拖不得,两年不治致残率可达50,
TUhjnbcbe - 2021/6/9 23:56:00

类风湿究竟是什么?类风湿的全称是类风湿关节炎又称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非全身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在我国,RA的发病率在0.32%~0.36%之间,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生,其中80%发生在35~50岁之间,而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

为什么说类风湿关节炎的危害特别大,一定要争取早期积极治疗呢?

首先,类风湿患者数量在我国特别庞大,但许多患者对该病认识不足,医院进行确诊,治疗不够积极,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疾病对患者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其次,类风湿致残率很高,2年不进行治疗的类风湿患者,致残率可达50%,3年不治疗的患者,致残率可达70%,一旦致残,不仅对患者个人影响极大,也增加了整个家庭的负担。

第三,类风湿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疾病的侵害,不仅仅是发作时疼痛,还会出现骨质疏松,极易骨折。除此之外还会造成多器官病变,所以类风湿是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早期治疗对患者而言很重要。

既然我们知道类风湿时刻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那么到底它会给人体带来哪些危害呢?

呼吸道疾病,由于类风湿的侵犯造成长期肺淤血,极易引起肺部感染,出现严重的肺炎,而且可能进一步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尤其是老年人。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发生神经功能紊乱的危害,其原因与颈椎压迫脊髓或因滑膜炎肌腱压迫周围神经有关。

心脏疾病,临床上发现类风湿患者并发心包炎几率可达20%~50%,少数还形成风湿性结节,多数无症状,一般在心脏超声检查中就能发现。

眼部疾病,约有15%的类风湿患者可出现干燥综合征,从而导致角膜和结膜干燥不适,少数患者可并发巩膜炎、虹膜炎,多发生于角膜边缘2~3mm处。

皮肤病,其典型代表为类风湿性结节。恶性可引起坏死性血管炎,紫色痰液、溃疡和坏疽混合性皮肤病变,多见于下肢部位。

类风湿性关节炎,对人体危害极大,一旦出现对称性关节肿痛、晨僵等医院就诊。越早确诊并积极采取规范化治疗手段,阻止疾病发展,才能有效的降低致残的可能,保证患者本身的生活质量。

咨询挂号点击阅读原文或下方图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类风湿拖不得,两年不治致残率可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