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微服私访记》下架了?!
最近,有网友发现《康熙微服私访记2》在各大视频平台惨遭下架,其余4部仍能正常播放。
五部剧,却只下架第二部,难道是因为赵薇曾在第二部里友情客串?
不少网友感叹:平台出手迅速,劣迹演员果然再无出头之日。
事发后的第二天,剧中饰演“三德子”的演员赵亮接受了中国艺术报的采访:“做演员要有社会责任感,希望自己真正能为这个国家做点事情。”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身为龙套演员,依旧坚守初心,担当己任。
巨大的差异,让人感到心酸的同时,也让不少网友好奇:
当年凭借三德子爆红的赵亮,怎么突然销声匿迹了?
24年过去了,赵亮到底怎么样了?
01
因为长相丑,不敢做演员
年,赵亮出生于四川成都,父母都在部队文工团工作。
从小耳濡目染,赵亮喜欢上了表演。
他常去父母的工作单位看叔叔阿姨演出。
偶尔有剧里需要小演员,导演拉他出来救急,每次,他都能出色地完成。
从10岁出演第一个角色,赵亮真正算得上童星出身。
但长大后的赵亮却不敢肖想成为演员,不是怕吃苦,也不是演技不达标,而是他的长相太普通。
八九十年代,港星云集,四大天王风靡大陆,和他们相比,赵亮只能用“丑”来形容。
他有自知之明,所以在高中毕业后,赵亮收拾行李做了文艺兵。
“既然上天给予了你一个无法遮蔽的缺陷,那就用后天不懈的努力,将它打造成独一无二的闪光点。”
在部队,赵亮后知后觉明白了这个道理,他开始耐下心来学习,在一次次的排练中打磨自己的演技,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经过几年的沉淀,因为长相不过关的赵亮,依旧迎来了事业的春天。
年,年仅23岁的赵亮初登话剧舞台,和老戏骨刘玉贵、王彦波合作《结伴同行》,一举拿下中国戏剧舞台最权威的三个大奖:全军表演一等奖、第十二届戏剧梅花奖、第五届文华奖。
年,赵亮搭档王馥荔、戚慧合作小品《八哥来信》,登上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年,《康熙微服私访记》筹拍,张国立力排众议让赵亮出演太监三德子。
为了不辜负导演和观众,赵亮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将古灵精怪又有些自私的太监刻画得入木三分。
赵亮终于火了。
只是演员能把一个角色演绎成经典,不一定是好事,因为以后他再演其他的角色都会有这个角色的影子,不管他演技多好,都掩盖不住上一个角色的锋芒。
戏里,“三德子”成了经典,戏外,赵亮再也逃不掉“三德子”的烙印。
他发现无论怎么努力,观众记住的,依然只有“三德子”。
而且因为颜值的原因,赵亮的转型之路,比其他演员更为艰难。
有一次,他想争取一部剧的男一号,试镜很成功。
可当他刚走出大门,便发觉包被忘在了里边,回去拿,却刚好听见导演跟助理说话,句句都扎在了他的心上。
“就他那形象,还想演现代剧男一?我看他是难为我。”
“是啊导演,而且他这两年的形象太固化了,演什么都出戏啊……”
那一刻,赵亮忽然感觉:
或许,自己真的不适合做演员。
02
退一步,身价过亿
年近不惑的赵亮终究向现实妥协了,他决定搬到深山老林搞养殖,换个方向重新开始。
从演员跨行到养殖,在很多人看来,非常不靠谱。
但却是赵亮多年的心愿。
从出道伊始,赵亮便热心公益事业,他和朋友曾在四川资助当地村民办理养兔基地。
后来,因为汶川地震的关系,这些都荡然无存。
“基地没了,山头空着,我不想半途而废,就想重新做点什么,都说要精准扶贫,我不是光给合作社投了钱,还得具体想着做什么,就带领大家伙儿一起养鸡。”
他想在这里创办养殖场,给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现在太多的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这样,他想带着自己的孩子回归自然,让孩子亲眼见识到一粒种子是如何生长成一棵谷穗的。
理想很远大,现实却足够残酷。
创办养殖场,远比他想象的困难。
先要面对亲朋好友的不理解:虽不是一线大明星,但靠演戏也可以生活得很好,何必去深山老林自讨苦吃。
妻子直接和他冷战:“把山地卖了,才跟你说话。”
还要面对经济的压力,深山僻岭,连路都没有,赵亮花费了近百万元,才打通一条路。
结果第二天,山体滑坡,路塌了。
无奈之下,赵亮只能再去拍戏,用拍戏赚的钱,去贴养殖场赔的钱。
除了这些,还有身体的病痛。
从修路、引水到引电,长达一年多的筹备时间,赵亮因为天天走山路,患上了滑膜炎,医生明确告诉他如果再爬山,腿就废了。
好不容易前期工作完成,赵亮买了只鸡苗,开始投入养殖。
结果因为不了解鸡的品种和作息,鸡苗开始陆续死亡,赵亮一夜之间急出了白头发。
那时候,赵亮第一次觉得养鸡比做演员难多了:“演戏压力是一时的,这个事儿压力却是时时刻刻都在。”
但已经踏上这条道路,就不该轻易言弃。
为了更好地照顾养鸡场,他将自己的家搬到了鸡场旁边。
他去咨询专家,走访当地养鸡专业户,系统地学习养鸡知识。
他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