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群体活力强,运动热情高,并愿意学习和尝试各类运动项目。但在日常健身锻炼过程中,也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自我防护,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并尽可能地予以避免。在青少年喜爱的各类体育锻炼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是哪些呢?
一、田径
①走或跑:由于青少年群体身高增长迅猛,而肌肉生长相对落后于个人整体的生长发育,更容易出现肌肉拉伤。尤其是短跑蹬地过程中,大腿后群肌肉猛烈收缩,极易造成腘绳肌拉伤。
中长跑或马拉松则更常见慢性损伤,每周跑步≥40km是一个明确的高危因素,具体部位最常见膝关节损伤,如髌骨疼痛综合征、髂胫束综合征、半月板损伤等。
②跳跃:由于跳跃类运动需要突然减速、制动,会造成下肢关节部位应力集中,着地瞬间下肢和脊柱受到的冲击负荷非常大,从而易形成损伤,如膝关节、踝关节、腰部肌肉损伤等。其中尤以足踝损伤最常见,这主要和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薄弱及不正确的着地方式有关。
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大肌肉群总是会得到优先发展,小肌肉群和韧带发展则相对滞后,而相对于膝、髋关节,踝关节周围小肌肉比较薄弱,因此,发生损伤的概率要更高些。
③投掷:投掷类项目有赖于腰背的巧妙发力,即“腰为主宰”。如长期练习铅球,腰背肌肉承受过大的负荷,容易引起腰背肌损伤。标枪运动则最常见肘关节损伤,如尺侧副韧带失稳、肱骨内上髁撕裂等。
二、大球
①足球:足球的主要技术动作都是以下肢为主,急速启动、制动、变向和对抗等情况均会对下肢各部位产生巨大的应力,从而导致下肢的多样损伤。尤其常见膝关节,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等,和踝关节的损伤。
②篮球:篮球运动中会出现大量的急停、急转、跳跃、碰撞等动作,青少年肌肉力薄弱,稳定性较差,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弱,手-眼协调能力不足,因而多见赛场或训练场急性损伤。其中膝关节损伤最为常见,如软组织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滑膜炎、髌腱炎等。
三、小球
①网球:青少年体内软骨成分较多,骨的韧性和弹性良好而坚固不足,骨密度较差,关节更柔韧但肌肉力量较弱。膝、肘、腰、腕、肩部损伤均较为常见,其中以膝关节软组织损伤最为多见,如髌股关节痛、侧副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等。这主要和发球、接高空球及地面球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半蹲位身体扭转和侧向移动频繁有关。
②羽毛球:级别低、训练年限短的青少年,膝、踝和腕关节的损伤几率较高,也更易发生急性损伤;级别高、训练年限长的青少年更多见腰部慢性损伤,膝、踝关节损伤次之。整体来看,最常见损伤部位仍是膝关节,如髌尖末端病,这可能和其项目特点有关系。羽毛球运动突然起跳或跨步急停较多,股四头肌的收缩使得髌尖反复收到剧烈牵拉,最终造成劳损而形成。
四、游泳
游泳项目中,慢性损伤比例显著高于急性损伤,关节损伤多见,病因主要和过度使用有关,肩部损伤率最高,被称为“游泳肩”。后者主要表现为肩前部疼痛,其原因主要和划水动作中肩袖和喙肩弓之间过多的撞击和摩擦有关。
青少年体育锻炼过程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较大,很多优秀运动员的过早退役其实也与青少年时期累积的伤病有关,所以,运动前热身,运动中有防护意识(含使用护具),适度运动避免疲劳等方法,加强青少年运动锻炼过程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并降低损伤发生率就显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