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公布一项最新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膝关节炎的III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结果。入组患者包括名Kellgren-Lawrence(K-L)分级为III级症状性膝骨关节炎患者,在接受了一次自体培养扩增的间充质干细胞或安慰剂注射。6个月后,患者所有临床结果都有显著改善。
结果显示:关节内注射自体培养扩增的间充质干细胞可显著缓解K-L3级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其功能。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周围软组织炎症增生、软骨下骨硬化和骨赘形成为特征的难治性关节(炎)病,OA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多,多见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最常发于膝关节[1]。
目前,骨关节炎患者的常规治疗包括口服消炎止痛和氨基葡萄糖类药物、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物理治疗和外科手术等,但常规治疗和手术虽然能暂时缓解疼痛,但长远效果并不理想。
所幸的是,干细胞技术的发展给骨关节炎带来了希望,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s)作为一种多功能细胞,具有良好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大量的研究表明以MSCs为基础的治疗策略可修复软骨缺损,抑制OA的进展[2]。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1、MSCs的成软骨分化特性
MSCs拥有向软骨细胞分化的潜能,使其在OA的软骨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MSCs可以向受损的软骨组织发生迁移,进而分化成软骨细胞修复缺损的软骨。
2、MSCs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
尽管OA通常被认为是退行性疾病,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是OA的发生与进展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MSCs拥有高效的免疫调节及抗炎效果,已有研究证实MSCs具有免疫调节性质,并通过调节先天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实现其免疫调节作用。
MSCs还通过调节T、B淋巴细胞的功能状态来调节机体适应性免疫系统。因此,MSCs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调节机体免疫系统以克服OA滑膜炎症及促进软骨修复。[2]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上的应用随着再生医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治疗OA的关键是阻止软骨和滑膜组织的免疫炎症以及软骨细胞过度凋亡的进程,促使软骨祖细胞再生、修复受损的软骨。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间充质干细胞不仅易于获取培养,而且治疗OA疗效显著,能缓解疼痛,改善功能,促进软骨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
目前,全球上市的干细胞药物中有2款与骨修复相关,分别为MPC和Cartistem,MPC于年在澳大利亚上市,是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用于受损骨组织的修复;Cartistem于年在韩国上市,专门用于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及退行性关节疾病。
在国内,医院公布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治疗44例严重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静止状态VAP评分、AKS关节性评分、AKS功能评分均显著降低,说明hUc-MSCs移植治疗严重OA较透明质酸钠能更快速、更显著、更持久地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1]
(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静止状态VAP评分比较)
(治疗前后AKS关节性评分)
(治疗前后AKS功能性评分)一项研究[4]对名接受软骨下骨钻孔微骨折术结合UC-MSC与HA移植的患者进行了2年跟踪随访,发现病变部位有明显改善。对比接受UC-MSC结合HA移植与接受微骨折术的患者术后5年随访结果,发现前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在进行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tibialosteotomy,HTO)中联合UC-MSC移植,关节镜下随访观察其效果良好。对比HTO手术分别结合骨髓来源的MSC与UC-MSC的治疗效果,发现UC-MSC组软骨修复情况更优。
展望国内外大量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膝关节炎治疗中是安全和有效的。膝关节炎也因此成了干细胞走向临床应用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对间充质干细胞的了解将更为全面和深刻,不久的将来,间充质干细胞将被广泛应用于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杨孝兵,蒋峰,张帆,施星芬,刘丽敏,徐志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严重膝骨关节炎的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2(03):-.[2]吴鸿斌,杨华,汪健,孙红.间充质干细胞及其来源的外泌体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5(02):-.[3]秦晶,吴敬智,刘馨等.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17(06):-.[4]梁寒光,赵耀,王志伟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43(06):-.免责声明:
本文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如文章内容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