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滑膜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坚守疫线不负使命敦化交警疫情防控
TUhjnbcbe - 2023/6/9 21:30:00
                            

敦化市公安局交警大队

面对疫情,敦化交警全员在岗,严阵以待。在抗击疫情工作中,他们不曾退缩、毫无畏惧,用一次次逆行、付出、坚守,在敦化筑起了一道钢铁般的抗“疫”防线!

头雁领飞群雁齐随

——大队长卢笛

作为交警大队负责人,他以身作则、日夜坚守,每日驾车百余公里往返各勤务点,与大家同吃同防同战斗,用实际行动做好这个“大家长”。卢笛的岳父不慎摔伤,导致四根肋骨骨折,因疫情管控工作需要,卢笛和同样是公安战线上的爱人都无法回家照料,老岳父只能忍着伤痛在老伴的陪同下,医院开展治疗。都是70多岁的老人呀,知情的同志劝他抽出时间去照顾下老人,他却说“忠孝难两全,面对疫情只有舍小家为大家了,老人理解也都支持,这时候冲在一线的同志们更需要我,我们务必要确保敦化市民的安全”。

面带笑容高位指导

——副大队长盛瑞*

不顾自己身患高血压、冠心病,前年又因心梗住院等情况,除了在单位值班,几乎“定”在防控一线,坚持现场沟通协调、督导慰问。由于坚守的防控卡点处于风口,气候条件恶劣,加之多天下雪,夜间达到近零下20度,加之长时间在风口站立,他起了荨麻疹,身上瘙痒难忍,一抓一道血痕;原本患有滑膜炎的膝关节肿胀得像个馒头,老腰凸也犯了,走路一瘸一拐。但面对众人的劝说,他总是面带微笑说“我是*员又是大哥,这个时候必须给弟弟妹妹们打个样儿。”每天半夜回到家,他强忍疼痛和疲惫,用理疗仪给腰和双腿消肿,第二天又满血复活,怀揣七八种药片继续奔赴一线。

忍痛上岗坚守大爱

——副大队长张波

由于春运以来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量大,始终忽略了腹部疼痛。3月9日,敦化市实施静态管控的第一天,当时很多市民还不了解封控要求,张波和两名民警在下石村卡口一边解释*策、一边安抚、一边疏导交通,21时匆匆吃了盒凉饭,于当天深夜医院。手术5天后的3月22日上午,办理完出院手续他就第一时间重返一线,加入到卡点勤务工作中。面对丈夫的坚持和坚守,张波妻子选择了陪伴,因担心病情复发,她全程驾车陪同,这一幕砥砺坚守、这一幕伉俪情深,他的家国情怀、心有大爱,深深感染了疫情防控一线的每一个人。

身在异乡倾力奉献

——延边州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处民警全勇霖

年10月全勇霖被下派到敦化交警大队挂职锻炼,担任副大队长。在敦化防疫管控的同时,延吉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同样严峻,面对父母的担心,他毅然选择投入到敦化市的静态管控勤务工作中。由于卡点警力相对较少,每个班只有两个人同时在岗,全勇霖担心执勤人员工作压力大,作为卡点负责人的他每天在卡点坚守超14个小时以上,传达市局和大队临时性指令,遇到突发情况积极向上级请示协调做决断,这名90后的大男孩将真心奉献给了这座有温度的城市。

坚强忠诚巾帼榜样

——车辆管理所辅警苏萌

3月19日凌晨,在卡口冒雪站岗的苏萌,手机铃声猛地响起。“你爸走了,你能不能跟领导请个假回来一趟啊?”电话那头传来母亲哽咽的声音。听到噩耗的瞬间,泪水在她眼眶打转,她没有告诉任何人,继续坚守岗位,直到有人来换岗。执勤结束,坚强的她再也忍不住了,“临走前还好好的,还叮嘱我做好防护,注意休息……”这时的她几度哽咽。简单料理完父亲的丧事后,她立刻重返岗位,又冲到了疫情管控的前线,继续与同志们一起坚守“疫”线。

以老促新夙夜在公

——交通指挥中心民警孙志成

在六鼎山路口卡点,55岁的孙志成身体状态不是太好,但精神状态很好,长年的胃病和心脏病、脑梗并没有将他打倒,每天早早来到岗位上,对过往车辆进行引导、分流、劝返,逐一排查登记。“我是老交警了,这些年的工作经验不少,应该到交通管理压力大、情况复杂的地方去。”孙志成说。长时间站在路面工作,孙志成双腿双脚浮肿疼痛,但他依然忍痛坚守。为保证连续作战不离岗,孙志成随身携带常用药品,每天一吃就是一大把,有时工作忙起来多次忘了吃药。同在卡点执勤的一名年轻民警说:“无论面对怎样的工作情况,孙哥总是冲锋在前,恪尽职守,给我们年轻人做出了好榜样。”

咬紧牙关克服痛疾

——法制室民警王新河

早春的防控一线,大地还未复苏,寒风依然刺骨,冰雪依旧肆虐,即使已经穿上最厚的棉裤、棉鞋和羽绒服,在外面也站不了多久。法制室老民警王新河,一名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逆行者,他怕冷、怕风、怕累,且活动受限,面对医生“休息为主,注意保暖,否则会加重病情”的告诫,他选择了恪尽职守、鞠躬尽瘁。面对没有本市疫情防控通行证的车辆与行人他总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耐心规劝,无一放过,遇到特殊情况群众,他严格要求的同时又给予特殊温暖,群众称他为“严肃又温暖的警察大哥”。

老当益壮敢为人先

——城区一中队民警李万才

“36年都过来了,还在乎这几天?”疫情防控伊始,城区一中队李万才谢绝了领导的好意,主动请战到路面卡口。3月28日,本应是从警36年的他脱下“战甲”的一天,但他秉着“疫情尚在前、坚决不撤退”的信念,依然坚守在防疫一线,守护着这个他守护了30多年的一方土地。初入警队时,他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现如今,他初心不改、本色犹在。在他的心中有一个誓言“要与这轮疫情抗争到底,疫情不退不退休。”

风雨如磐铿锵玫瑰

——交通指挥中心民警姜岩

在很多人抱怨不能出门只能“宅”在家的时候,总是有人在负重前行,交通指挥中心姜岩,就是这些逆行者中平凡又伟大的一员。虽然身材娇小,但她在工作时却是一个十足的“女汉子”,这也与她的从*经历有关。春节前夕刚做完子宫肌瘤手术,目前还处于恢复期,但她对于疾病带来的不适和连续作战导致的四肢浮肿、疼痛等,总是用随身携带的药品隐忍克服,从未抱怨过一句。从*绿到警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她的人生信条,她就是这样,一直默默付出、善作善成,用实际行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诠释着一名老*员的责任与担当。

母子携手铁心向*

——车辆管理所民警卢艳华

卢艳华曾因工伤导致股骨头坏死,在疫情防控期间,克服腿部疼痛,带病参加卡点执勤任务。她的儿子卢颢天是官地派出所民警,母子携手一线,争当抗疫先锋。每天母子俩只能抽空通过视频互道平安,分享抗疫经历和经验,彼此鼓励,相互支持。儿子惦记母亲年纪大,怕受伤的腿长时间站立、行走吃不消,嘱咐一定要注意身体;母亲叮嘱儿子做好防护,认真检查过往车辆,一定要尽职尽责守好卡口……电话的两端,母子俩诉说着对彼此的挂念,放下电话,又回到各自岗位上,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警蓝姐妹同心同向

——事故处理中队民警刘梓烨

本轮疫情以来,延边州内多个县市相继按下“暂停键”,但在敦化和延吉两座城市之间却有一段永远剪不断的亲情线连接在一起,让两个城市相濡以沫,共同抗疫。即将步入50岁行列的姐姐刘梓烨,主动请缨,逆流而上奔赴一线,在出城卡口与其他男同事一样,一站就是10个多小时,虽为女性却不让须眉,始终坚守岗位。她的妹妹刘飞宇,是延吉市巡警大队办公室主任,也在参加防疫工作。防疫期间母亲突发脑梗、缺血性心脏病,失去吞咽能力,病情十分严重。刘梓烨的父亲也是一名退休老警察,从小就培养姐妹俩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就是这样的老*员、老警察、老父亲,为了不影响姐妹俩的防疫工作,一直到她们母亲病情稳定,才电话通知了她俩,还要求姐妹俩继续做好自己的任务,为早日战胜疫情坚守岗位。

“坚守“疫”情,不负使命”

“站好每一天岗,守好敦化的门”

“我们责无旁贷,绝不退缩”

一声声简单朴实的话语

是敦化交警的初心和担当

原标题:《坚守“疫”线不负使命——敦化交警疫情防控典型人物纪实》

1
查看完整版本: 坚守疫线不负使命敦化交警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