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pf.39.net/bdfyy/zjdy/171218/5941786.html对于久坐的上班族来说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前侧无力,后侧过紧。大腿内侧一堆赘肉,大腿外侧的胆经一按又痛的不得了。而肌肉的无力或太紧,导致肌肉的协调性问题,也就是不平衡的状况,就是膝盖出状况的主因。而腿部每块肌肉都有它负责的工作:
1.股四头肌:伸膝
膝盖要好,必须做好伸膝的工作,这是伸膝肌的功能,也就是股四头肌(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仅伸膝肌有力没有用,还需屈膝肌有弹性,才能让膝盖顺利的伸直。
2.腘绳肌:屈膝
屈膝肌就是回勾膝盖的那条大腿后侧肌群,又称为腘绳肌,需要有弹性,很多男生的腘绳肌太紧,站姿前弯就会拱背,或是平躺地上,双脚无法朝上伸直,也是这条肌肉在作怪。
3.大腿内外侧肌力
大腿内侧的拉力先天上就比外侧来的弱,女性尤然(女性骨盆较大的原因),若平常没有锻练抬腿及大腿内侧力量,那么髌骨偏移导致外翻的机率狠高。
4.髌骨扮演滑轮的角色
以上的肌肉都处于平衡状态下,肌四头肌工作才会省力,髌骨可以分担它三成的工作量,但前提是各方的拉力都要在平衡的状况下,它才能扮演滑轮的角色,否则只要肌力一失衡,髌骨就无法发挥正常发挥上下滑动的功能,也就是伸屈膝时会感到不顺或有“波”的一声。
膝关节滑膜炎
膝关节是人体关节中滑膜面积最大,较复杂的关节,膝关节负重较大,运动频繁,所以膝关节部位遭受损伤并且在受伤后发生感染的机会较多。膝关节滑膜炎就是指膝关节受到急性创伤或者慢性劳损造成膝关节滑膜层损伤,组织水肿,充血,渗出液增多,关节腔内大量积液,积血为主的一种无菌性炎症反应疾患.
急性创伤性滑膜炎
◆年轻人高发
单一动作过度重复,膝关节节面重复撞击,多由于运动中膝关节遭受撞击、突然扭转、运动过度。慢性滑膜炎
◆老年人和肥胖者高发
一般是由于功能退化性改变或者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拖延后转化。膝关节滑膜炎若错过最佳治疗期,膝关节部位的炎症会逐渐转化为慢性期,存在长期炎症,反复积液造成膝关节处滑膜肥厚甚至发生粘连,对关节的功能活动造成影响。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膝关节滑膜炎
◆膝关节肿胀、膨隆、疼痛、屈膝活动受限,同时具备以下情况者,考虑为膝关节滑膜炎,建议尽快就医进一步确诊。
1、有外伤史或劳损史的中青年
2、中老年和肥胖者
3、膝关节伸直或完全屈曲时感觉胀闷不适或胀痛明显加重
4、长时间站立或遇冷后症状加重,及时休息或保暖之后症状减轻
5、局限性压痛
如何治疗
确诊后对膝关节滑膜炎进行及时有效的正规治疗非常重要。
急性期处理
膝关节滑膜炎的急性期可快速缓解疼痛。三附院治未病科常用的方法有臭氧水冲洗、抗生素、抽液、激素等治疗方式,可以快速消炎。特色中医治疗
对于膝关节滑膜炎的治疗,三附院治未病科治疗方法多样,针灸、小针刀、特色坐位膝关节调正法、理筋推拿、艾灸、中药外敷、中药熏蒸等都取得非常好疗效。
手术治疗滑膜切除术和关节镜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术治疗方式。相较于传统滑膜切除术的创伤大、并发症易发,关节镜手术创伤较小,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物理治疗
目前临床上物理疗法主要有冰疗、超短波、微波疗法、低频及中频电疗、温热疗法、磁疗等方法。有效的物理治疗可以促进关节、筋膜、滑膜部位的急、慢性炎症吸收,减少疼痛。同时还可以软化组织瘢痕,松解肌肉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
运动疗法
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消退肿胀,防治膝关节周围组织粘连、钙化、变性。并且膝关节滑膜炎产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不足。所以适当的康复训练很有必要,但是须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适当的肌肉力量、稳定性训练就能对膝关节起到预防保健作用。
◢无负荷靠墙静蹲
动作要领:后背紧贴墙壁,核心部位收紧,膝关节不超过脚尖,根据病患者的实际,避开疼痛角度采用适应的角度进行循序渐进的静蹲练习,每天练习3次,每次练习3组,每组时间为个人极限。
主要锻炼肌群:适合股四头肌有问题的患者,从减肥的角度,离心收缩的过程中让你的股四头肌的肌肉线条更加漂亮。
◢直腿抬高(加强)
动作要领:取仰卧位,先用最大力量把膝关节伸直,之后抬起腿,抬到脚后跟离床面约90°处。如能轻松做到该动作可加强足背背伸(回勾)。会感到小腿和臀部肌肉的拉伸。每次练习3组,每组时间为个人极限。
主要锻炼肌肉:腹直肌、股四头肌、腓肠肌、股二头肌等部位出问题的患者引起膝痛。
◢弓箭步
动作要领:取站立位,上身保持直立,双腿前后开立,重心下移开始下蹲,下蹲时上身保持直立,前腿膝关节不能超过脚尖,后腿膝关节不接触地面。下降幅度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换方向。每次练习3组,每组时间为个人极限。
◢臀部肌肉的拉伸
把一条腿放在,另外一条腿膝盖的上方,两手扳住大腿后侧。呼气的时候收腹,把大腿尽可能的往上扳,让大腿的前面靠近腹部,感觉到臀部后侧的肌肉在拉伸。吸气往下放,呼气向上扳,扳上去之后停留2-3秒。吸气下放,呼气向上,重复15个,两边交替进行,重复三组。责任肌肉导致膝痛在臀大肌、梨状肌、臀中肌等肌肉时可改善。
日常防护:
1、15岁以前: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青春期的生长痛多发在膝关节附近。
2、15岁~30岁: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运作起来可以说是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坏到膝关节组织,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3、30岁~40岁:髌骨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会出现一次脆弱期,出现短期的膝关节酸痛,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有的人甚至还会觉察不到。髌骨软骨是人体膝关节内一层3~5毫米厚的透明软骨,可以为膝关节缓冲运动带来的冲击。但由于髌骨软骨没有神经分布,所以在全层磨损前只会在脆弱期拉响一次“预警信号”,在这段时期内要避免剧烈运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膝关节的使用不能再随心所欲。
4、40岁~50岁:在走远路之后,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在膝关节中,半月板的作用是缓冲震动、保持稳定。人体的60%体重都是由膝关节内侧支撑,因此内侧半月板的退变发生也比较早。又因为半月板上有神经分布,在退变过程中人可以感受到酸痛。这个现象的到来提醒人们:该开始保养关节了。
5、50岁以上:膝关节会感觉到明显疼痛,这是因为髌骨软骨的“使用寿命”已到,软骨全层磨损,关节炎已经产生。这时候应该节约使用关节,减少剧烈运动,尤其是上下楼梯和爬山,必要时可以使用拐杖来减轻膝关节承受的压力。
6、每两周至少进行一次20分钟的有氧运动;多吃含有维生素K(如豌豆、椰菜)或服用一些葡萄糖胺补剂,都对膝盖健康有好处。
7、鞋子的选择很重要。一双合脚的鞋子,不仅可以让你走路舒适,还可以减少运动时膝盖承受的撞击与压力。
(1)脚背部分能与鞋子紧密结合,宽窄、长度均合适,能正确保持足弓的弧度。
(2)鞋子的重量以轻为宜,鞋底不宜过软,而且要有点厚度。
(3)鞋后跟可以高2-3厘米左右,鞋底太平则走路时容易疲倦。
(4)鞋底上带有防滑纹
膝盖虽小,问题不少,诊断明确,才能精准治疗。河南中医三附院治未病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