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滑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类风湿为什么会致残如何预防关节变形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是缺少铜吗 http://pf.39.net/bdfyy/bdfhl/190329/7007739.html

类风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系统性的疾病。不但病因没有明确的定论,而且病理机制复杂,因此治疗也复杂。还有一点是病人的表现差别很大。除了报导的10%的自然痊愈的病例,还有大约10%的病人,属于恶性类风湿,就像康友帖子出现的“预后不良”的类型,治疗控制难度大。其余的80%,一般的常规治疗,正确用药,可以控制。

无论哪种类型,都需要正确的认识疾病的发展进程。作为一种系统性疾病,类风湿的表现具有多方面,但是,关节症状,是最常见的。而且,类风湿的致畸性和致残性,也是其主要的危害。这也往往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类风湿是在某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出现异常,发生病理性的免疫反应过程。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失去识别“敌我”能力,连带的攻击自身组织,以侵害结缔组织为特征的疾病。免疫反应过程中,首先是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炎症反应,主要是滑膜炎的表现。此时主要表现出关节的红肿热痛症状,可伴随持续性的发烧,关节因肿胀而变形,活动障碍。这些属于急性期的临床表现,在得到有效控制后,一般不会造成关节变形。

治疗上应该以尽快控制炎症,阻止进一步发展为目的。药物应用上,非甾体抗炎和激素,都是对症治疗的药物,不能盲目排斥。滑膜炎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形成囊肿和滑膜肥厚,这在药物的治疗范围内,就困难了。

由于滑膜炎炎症的存在,还会影响到关节的微环境营养供给,造成营养供应障碍。于是,小血管代偿性增生形成血管翳,会附着到软骨表面,和炎症反应的浸润,破坏等因素一起,加重软骨的病理该变。在此过程中,常常同时伴随组织的纤维化,甚至进一步发展为组织钙化的产生。增生,纤维化,钙化,就是造成关节腔狭窄,融合的主要病理过程,是致畸的一个主要原因。病理过程不可逆。治疗上以预防阻止为目的。

致畸的另一个原因,是炎症对关节囊,肌腱和关节韧带的侵蚀和破坏,改变关节肌肉张力平衡,因此破坏关节的稳定性,使关节出现半脱位和脱位,出现畸形。也是不可逆的病理改变,治疗也是以预防和阻止为目的。对于出现的畸形,手术矫正是通常采取的治疗措施。

类风湿的治疗重点,在于对异常的免疫反应的控制,而控制免疫反应,在西医方面,就归结到抑制过度的免疫细胞的生长,这就是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机理。现在研究还表明,类风湿的免疫异常,不仅有免疫细胞过度产生的原因,还有免疫水平降低的表现,如C3,C4补体的下降。生物制剂中,不但有免疫抑制的功用药物,有的还有免疫增强的功用。生物制剂治疗,价格相对要高昂的多。

类风湿的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阻止畸形和残疾的出现。常规的用药方案,慢作用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必要时的激素,都是为了这一目的。类风湿本身的病理过程,决定了其致残的危害,但是,对抗治疗的本身,也是要阻止致残的产生。不是一得类风湿,马上就关节变形的,都要经过一定的病理过程。抓住了治疗环节,就可以防止残疾的产生。过多的担心和害怕,是不必要的,以良好的心态去治疗,才是最根本的。

慢作用药物的概念,与控制病程药物的概念,基本一样,与免疫抑制剂的概念,不完全相同,虽然,慢作用药物中,大部分是起免疫抑制作用的。激素本身,也有免疫抑制的作用,但它不能够当作慢作用药物。慢作用药物的称谓,是因为它们起效比较慢,联合用药的情况,一般也要1-3个月的时间,对于急性活动期的类风湿,在慢作用药物起效之前,非甾体抗炎药物和激素的显著抗炎作用,就至关重要,这也是预防变形和畸形产生的关键之一。

由于类风湿的病理复杂,用药种类多,药物副作用多,用药方案制定专业要求高,因此,要在正规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治疗。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疾病知识,或者别人的治疗经验,自行选药治疗,是不可取的治疗方法。但是,作为患者,了解一些疾病知识,可以更好的理解治疗,配合医生的用药。更可以增加对医疗信息的分辨水平,不至于走过多的治疗上的弯路。贻误治疗的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身体伤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