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常所说的骨刺也称为骨质增生、骨赘,即骨的退行性病变,是关节炎的一种表现。高龄的老年人是本病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人随着年龄增大,肝肾机能下降或失调,骨便失去了肾精的滋养,随着关节间的滑膜液减少,骨质钙的密度缩小,出现疼痛。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但依赖后天脾胃运化五谷之精的填充。也就是说身体内的精,津,液的来源是后天之脾。所以艾灸调理当补脾阳,补肾阳。艾灸取穴方案:1.大杼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强筋骨,清邪热2.肾俞穴:位于背的中点,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处。滋阴补肾3.命门穴:位于腰部,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即肚脐的正后方。滋阴降火,接续督脉气血。4.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肚脐正上方4寸处。取穴时,采用仰卧的姿势,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和胃健脾5.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约4横指宽)、胫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可将同侧手掌心正对膝盖骨中心,五指微张自然下扶,无名指指尖所触的凹陷处就是足三里穴。滋长气血,补肾益气艾条温和灸,每天选三个,每个十五到二十分钟,每日一次。施灸顺序应遵循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司徒兰芳
感谢您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