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风湿病,女性多见,好发年龄为30-60岁。主要累及关节的滑膜组织,该病无特殊的生化、免疫学或组织学方面的异常作为确诊的依据,其诊断主要依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即慢性、进行性小关节为主的全身性多关节肿痛,常双侧对称分布,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关节畸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类风湿性关节炎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可引发呼吸道疾病,多见于胸膜炎和间质性肺炎,尤其是老年人。
能引发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发生神经功能紊乱的危害,其原因与颈椎压迫脊髓,或因滑膜炎肌腱压迫周围神经有关。
可引发心脏病危害,临床上发现并发心包炎可达20%~50%,少数还形成风湿性结节,多数无症状,常在心脏超声检查中发现。但是也有可能导致左心衰竭。
可引起眼病危害,约有15%的患者可出现干燥综合征,从而导致角膜和结膜干燥不适,少数患者可并发巩膜炎、虹膜炎,多发生于角膜边缘2~3mm处。
能引发皮肤病,其典型代表为类风湿性结节。
怎样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
1、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适当运动能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2、避免感冒,淋雨和潮气,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部位,饮食要均衡,少吃冷食,不要暴饮暴食。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有足够的睡眠及正常的休息时间。
类风湿可使关节部位肿胀、变形、僵硬,甚至致残,还可引起其它并发症,可见类风湿对患者危害很大,因此,朋友们在生活中应积极预防类风湿病的发生,已患有类风湿病的病人也应医院进行规范化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造成身体的伤害。
咨询挂号点击阅读原文或下方图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