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滑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青年鸡是如何让你治成ldquo滑膜 [复制链接]

1#

俗话说的好“病从口入”,不客气的说,目前蛋鸡养殖行业流行的“滑液囊”支原体基本是都是由于吃得不合适造成的。在此,给大家分享几个本病的病例。

病例1

河北邢台市数个养殖户从同一青年鸡场采购了同一日龄的青年鸡(60日龄),品种是全国知名的京粉1号,青年鸡到家时,体重、胫长、采食都很正常,也无呼吸道症状。并且青年鸡场为养殖户留下了抗病*的、大肠杆菌等防治药物。目前该批青年鸡到家11天,70日龄称重发现体重不达标,甚至很多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逆增长,不仅没有增重,反而变轻了,粪便也以*白绿色稀粪,采食量普遍偏低。

病例2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养殖户张先生,饲养数量:只。品种:海兰褐。日龄,有个别甩鼻,粪便长时间稀薄,采食量偏低,数个疗程对症治疗,效果甚微,于年2月15日向本人咨询。

01

02

病例3

山西省忻州市索先生,日龄,养殖品种京红,数量6.3万只,当日死亡30只,累计死亡0多只,鸡群中病弱鸡偏多,涨势偏小,解剖图片如下:

案例解剖图

主诉:60天接的青年鸡,到家就有呼吸道,投了两轮药,无效果,鸡群整体度差,弱鸡多,逐渐瘦死。

通过以上三个病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规律,鸡的日龄越大,病越复杂,死亡也越多,这充分证明,该病经历一个由无到有,由轻到重的过程,并且对症治疗来采取的手段不仅没有阻止它的发展,反而促进,推动了它的变化。

几个共同点:

a,采食量低,体重偏轻。B,粪便稀薄,逐渐瘦弱。C,治疗呼吸道症状,效果不佳。

笔者分析:

1,方向的错误兽医工作者不熟悉鸡的自然习性,不明白“防病不见病,治病不断病”的道理,盲目采取“细菌病*一块下,胡子眉毛一起抓”的方针。犯了“南辕北辙”方向上的错误。根据临床明显症状而不是病因进行治疗,事倍功半是自然而然的事情。2,什么是“根”“本”问题蛋鸡养殖最根本的问题是性别问题,因为蛋鸡首先是母鸡,它们具备所以雌性动物的一切特征,天生气血亏虚,体格小,体质弱。换言之,“脾胃”虚弱,厌冷喜温。冬春季节,酷寒天气让青年鸡饱受其苦,育雏舍内温度一般都在20℃以上。而运输途中北方地区普遍温度在0℃以下,成鸡舍内的初始温度也在10℃以下。所以青年鸡一般到家后都会或多或少的感染风寒感冒。如果兽医工作者再开一些双*连口服液之类的药物,那一定会取得“雪上加霜”的“神奇疗效”。“药不可轻用”我认为有两种解释,一是不要随意使用,错误的时机使用错误的药物,不仅对疾病无济于事,甚至会成为推波助澜的帮凶。二是不要亚治疗量使用,这正是给病原提供的最好的锻炼身体的机会,让“超级细菌”“超级病*”的出现成为可能。正确的驱寒药物应该选择温补类的中成药,“四逆汤”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在驱寒保暖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健脾胃的药物,如小“健鸡散”那就更完美了。3,增加采食量是解决一切疾病的关键,更是促进生长的唯一途径。“脾为后天之本”,尤其是针对青年鸡阶段,是骨骼发育的关键阶段,更是为产蛋打基础的关键阶段,所有这些都需要有充足的营养摄入,而保证其采食量无疑是最直接的补充方式。所以如果是无明显病理表现,只用小“健鸡散”调理脾胃。帮助其消化就可以。如果已经出现采食量明显不足的情况,调理已经是爱莫能助了。只能选用迅速恢复胃肠功能的治疗性药物了。“胃速康”可以尝试一下。在此友情提示各位,青年鸡刚到家时,经历了受凉,换料,受力不均匀(育雏笼间隙小而不平,成鸡笼间隙大而陡),陌生环境等多重应激,都对胃造成很大的伤害,任何时候给它们使用治疗胃的中草药,方向都是对的。正所谓:治肠不治胃,功夫全白费;4,养殖不能凭感觉判断疾病,不应顾此失彼,舍本逐末。因为在养殖过程中呼吸道的症状更容易被发现,所以呼吸道类的疾病更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优先被选择治疗。但是本病却是个“发现容易治疗难”的顽疾,连续用药几个疗程不见效的病例屡见不鲜。也因此耽误了其他方面疾病的治疗,让本来就体质虚弱的青年鸡负担更重,肝、肾、脾、胃等脏器遭受了损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疾病越治疗,越复杂。最后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正所谓:治病不治喘,治喘易丢脸!推荐方案:1,小健鸡散拌料6--7天,冬春季节四逆汤饮水3--4天,夏秋季节无需四逆汤饮水,此方案用于青年鸡预防病变;

健鸡散

四逆汤

2,胃速康拌料4天,四逆汤饮水4天,用于已经出现采食不增加,粪便稀薄的青年鸡治疗。其后用正益清巩固。

胃速康

正益清

3,胃速康拌料,杆为先饮水4天,先控制大肠杆菌和增加采食量,减少死亡;随后用正益清拌料6天,麻杏石甘口服液饮水5天。停药后及时补免新城疫单联疫苗。重症挑出的鸡可用五苓散加红糖拌料10天。此方案用于久治不愈的开产前的重症鸡群。

五苓散

总结:

兽医工作者应具备对疾病发展的预判能力,正确引导。不应该因为受到养殖户的言语误导而做出误判,错判。

养殖朋友则应该明白,所有的疾病发生都逃不出空气、水和食物三种物质范围。这就是所谓的“病从口入”。如果盲目下结论,错误不能及时得到纠正,要么是病症久治不愈,要么是反复发作。

脾胃作为基础中的基础,应享有优先调理和治疗的效力,基础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一切基础之上的问题都不可能被完美解决,换句话说,不重视脾胃的调理,再优质的青年鸡也能让我们喂出“滑膜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