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治白癜风治的好 http://www.zherpaint.com/bzlf/kkjs/m/147.html“医生,我的左边膝盖很疼,最近都不能下蹲了,每次下蹲都需要先弯下右腿,左腿再慢慢地探下去,而且左腿的膝关节变得特别僵。我是出了什么问题?”
刘阿姨(化名),55岁,退休在家的老干部。刘阿姨平时追求健康生活,认为不能老是呆在家里,每天都会要求自己走够一万步。这几年,刘阿姨的体重并没有因为运动量的增加而随之改变,反而膝关节慢慢出现了问题。在门诊检查后,发现关节位置稍稍有些肿胀,活动受限,腿部不能完全伸直,走路的过程中会出现腿软的情况。
近两年,在朋友圈晒每天的步行数量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很多人也将“日行一万步”作为健康生活的信条。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走路越多越好,对身体只有好处,没有任何弊端。那么“日行一万步”的说法真的科学吗?
“日行一万步”是科学说法还是营销骗局
仔细追溯“日行一万步”的出处,我们可以发现这并不是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得得来的依据,而是出自一家公司的营销口号。
年,由于日本东京正处于奥运会的热潮中,一家日本公司推出了一款名叫Manpo-Kei(中文名为“万步计”)的计步器。但是这款计步器没有其他特别之处,并且价格不菲,难以引发多大的热度。
后来,公司经过商议,最后想出了“日行一万步,你会更健康”的营销理念。没想到这句口号不仅吸引了大多数的消费者,而且还被人们口口相传至今,仍被很多人认为是符合科学的说法。
年时,BBC推出了一部纪录片——《健身的真相》,纪录片中进行了一场关于“日行一万步”的实验研究,第一组每天要完成一万步的运动量,第二组每天只需要进行三组十分钟的快走。
研究结果发现第一组成员每天无所事事,被这一万步的任务弄得愁眉苦脸,而第二组每天约定时间一起出行,一路上有说有笑,任务并没有给他们造成困扰。最后得出的结论竟然是:第二组的实际运动量比第一组高了30%。
与此同时,还有科学家指出:比起运动步数,运动效率更能提升运动效果。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日行一万步”并不是一个有科学理论支持的说法。坚持步行确实能给人带来很多好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好处吧?
步行的好处
走路是最简单的锻炼方法之一,不需要特定的场所,不需要专业的设备工具,也不需要学习特殊的技巧,是真正的“说走就走”的运动方式。
现代人工作十分繁忙,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下班回家可能是换个地方加班而已,并没有很多时间可以专门进行锻炼。久而久之,身体机能就会由于缺乏运动而导致免疫力下降,身体素质变差,容易造成过度肥胖。那么,对于工作忙的人来说,走路就是最好的锻炼方法。
我们每天要多为自己创造走路的机会。在办公室里可以多走几趟去接水,回家路上也可以提前一站下地铁或者公交,改成步行回家。一个人坐的时间越长,越是缺乏锻炼,患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几率越大。
美国的哈佛大学对7万人进行跟踪研究,发现这7万人中,每天走路1小时,可以有效降低50%患大肠癌的风险。而且,乳腺癌的风险也会降低12%。所以,根据数据研究,可以发现坚持走路能够有效降低患癌风险。
不仅如此,走路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性,有效预防心脏疾病。通过走路,全身的血液有效循环,提升身体新陈代谢的速度,防止动脉硬化。快步走路的时候,使得心肺功能得到有效锻炼,从而降低身体出现心肺疾病的可能性。
根据上面的讲述,可以知道,走路有着许多好处。但是“日行一万步”也是有着弊端的,所以我们需要控制步行速度。那么,每天走多少步对身体最好呢,我们可以接着探讨一下。
每天走多少步对身体最好呢?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成年人每天需要累计步以上的身体活动。因此,每天步行步左右,是较为健康的步数。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步数的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身体是否得到充分的锻炼才是最为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暴走”而导致受伤的案例并不少见,越来越多人热衷于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走路上,从而引起关节滑膜炎、骨关节炎以及半月板受伤等疾病。
步行运动是一项简单而且纯粹的运动方式,它属于有氧运动,适合绝大多数人。但是要了解清楚自己的身体的承受范围,注意适可而止。
对于长期不运动的人来说,不要因为突然知道走路的好处,就立刻要求自己每天完成六七千的步数,这样的做法容易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运动是讲究循序渐进的,我们可以先从两千步开始,过几天就增加一千,到了六千左右再自行决定是继续增加还是保持稳定。
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们的肌肉力量就会随之下降。哪怕是普通的走路,一旦行走时间过长,容易出现腿部疼痛、抽筋等情况,所以在运动中一定要学会量力而为,不要盲目进行。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调整步行的时间以及目标量,确保每天行走的时间是在自己的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那应该如何健康地走路呢?
健康走路的建议
在提出健康走路的建议前,大家先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长时间的行走。
患有冠心病的人群,是不建议长时间的步行的。因为长时间运动的话,会给心脏造成很重的负担,容易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肌缺血缺氧,可能由此而引发心血管事件。
另外,过度肥胖的人群也不适宜长时间步行。由于体重过大,长时间走路的话容易对下肢造成过重的负担,从而导致膝关节磨损。下肢骨关节已经患有疾病或者损伤的人群,步行的时间过长,会造成损害或者疾病程度加重。
在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后,只要在平时一些微小的事情上注意一下,步行也能有很好的收获。
想要步行锻炼身体,促进身体机能健康,从而改善血液的循环,提高抵抗力,最重要的是保证走路姿势的准确。部分人群走路姿势随意,弯腰低头看路,弓着背行走,这样的走路姿势容易对腰椎和颈椎造成伤害,越是行走,越伤害身体健康。
平时走路时,眼睛凝视正前方,注意背部和胸部伸直展开,腹部肌肉收紧,双腿的方向呈现“11”字状,脚步不要拖拉,抬起腿后脚跟先着地。同时保持匀速走路,呼吸均匀,能够有效提高心肺功能,也可以让下肢血液充分循环。
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一下走路的地点。像公园、江边这些地方都是很适合日常步行的。这些地方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也会拥有更多的绿化,道路平整,光线充足。
走路虽然没有特定的着装要求,但是最好要选择一对运动鞋。舒适的鞋子能够缓解步行给身体造成的压力,靴子、高跟鞋的鞋底较为笨拙,脚部不易弯曲,容易造成肌肉损伤。衣服不要选择紧身的,宽松透气的款式对锻炼更有好处。
在身体作息保持正常的情况下,其实任何时间步行运动都是可以的。饭后慢走有助于消食,降低餐后血糖,对身体有很大的益处,但是注意不要饱餐后快速行走,否则会给胃部造成负担。
对于人体的生物规律来说,下午四点到六点是较为不错的运动时间。这段时间光线不会太过强烈,空气中的雾气也没有早上重,视线较好。此时人体状态良好,体内激素均衡,身体的适应能力和神经的敏感性也较好,不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是比较适合的锻炼时间。
走路速度的选择要根据自身的运动情况来选择。可以选择快步走,也可以选择慢走。但是注意速度一定要保持匀速。不要走很快走累了,又改成慢慢走。这样的锻炼方法难以调整呼吸,会影响心脏的跳动速度,容易出现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不利于心肺功能的良好运作。
总结
综上所述,“日行一万步”不代表是完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自己掌握不当,反而会对身体造成很大伤害。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步行”所带来的好处。
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自身的条件,步数的多少并不能决定什么,身体是否充分锻炼了才是关键所在。平时生活中要“少静多动”,多加锻炼,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因此,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只要适当增加运动量,保持每天运动,不需要在意“日行一万步”的说法。
参考文献:
[1].保持健康真的要日行一万步吗?[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07):90-91.
[2].刘振刚.经常步行的人有什么好处[J].人人健康,(21):72-73.
[3].冷中华.每天坚持步行的12大好处[J].健康向导,,22(06):57.
[4].林枫.走路姿势异常,身体发出的“警报”[J].江苏卫生保健,(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