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滑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因为你们,天气再冷身边的温暖都不会消散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安全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天津交通广播《帮帮团》的《公益会客厅》栏目时间,我们会陆续邀请优秀社区、优秀公益组织、优秀公益人物走进直播间,讲讲社区那些事儿。今天请进直播间的是津南区辛庄镇鑫旺里社区。

介绍一下走进直播间的三位嘉宾

1.鑫旺里社区党支部书记:孙颖

2.鑫旺里社区老年协会志愿服务队队长:田秀玲

3.鑫旺里社区优秀志愿者:黄秀珍

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

鑫旺里社区为农民还迁型社区,辖区范围东、南临秃尾巴河,北临津沽路,西靠鑫盛路,由鑫旺里南北两院和龙汇公寓三个小区组成,楼门67个,划分为9个网格。

鑫旺里社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注册志愿者人,志愿服务团队5支。

志愿者们以社区为阵地,以弱势群体为帮扶对象,积极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尤其是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关爱残疾人、科普宣传等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双创宣传志愿服务、扶贫帮困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90余次,服务多人次。社区积极利用各有关合作院校、单位资源,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如与南开大学法学院合作举办“维权我普法,雷锋精神进万家”志愿者主题法制讲座、联合南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开展“青春志愿行,共筑中国梦”志愿服务等活动。鑫旺里社区坚持完善志愿服务各项制度,落实社区志愿服务站(岗)改造,建成志愿者积分兑换超市,多次开展优秀志愿者表彰,激发志愿服务动力。鑫旺里社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宗旨,有效推进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我们帮帮团记者进行了先期采访,在津南区辛庄镇鑫旺里社区,有一支老年协会志愿服务队。我们来听听记者曹小为的采访,第一篇:《鑫旺里老年协会志愿服务队的故事》

鑫旺里社区老年协会志愿服务队,成立于年10月,团队成员全部是退休的老年人。几年来,志愿者人数由起初的50人逐渐发展到现在的人。志愿者们每天都安排值班队员对小区内乱丢垃圾的现象及时劝导,发现未盖盖子的垃圾桶及时盖上。无论严寒酷暑,这些老年志愿者都坚守巡逻岗位,进行环境清整。采访的那一天,气温零上2度,西北风6级,老年协会的志愿者们顶着凛冽寒风,在社区内巡逻,清整环境。

队长:姐妹们,咱把今天院内的垃圾,拾拾捡捡,然后把宣传牌儿上的这个尘土给擦擦好不好?

志愿者们:好!

志愿者1:赶紧把这树枝捡起来啦,

志愿者2:这儿有垃圾!

队长:把人们行走当中的一些障碍物清理利落了,

志愿者3:这是垃圾,得捡起来。

志愿者4:这有易拉罐儿,这都得捡起来,

志愿者5:这有树枝儿

队长:这个树枝要是不清理的话,孩子们行走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这儿有几辆自行车儿,昨天的风太大了,大家把这些自行车给扶起来。

除了在社区内进行环境清整,在社区周边的交通路口,这些老年志愿者还及时提醒、礼貌劝阻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跨越护栏等不文明交通行为,耐心引导行人、非机动车遵守交规、各行其道、有序通行;志愿者还服务于社区服务中心的一楼大厅,为前来办事的居民提供政策宣传和便民服务;他们还主动承担了社区的“双创”巡查工作,发现社区内的民生问题,及时反映,搭建起居民和政府之间的桥梁。

今年74岁的李秀芳阿姨,患有脑瘤和心脏病多年,她笑称自己是带病生存,常常怀揣速效救心丸参加志愿服务。有一年夏天,突降暴雨,小区门口地势低洼,积水很深,严重影响了社区居民出行。在辛庄镇领导召开的“下基层、听民声”会议上,李秀芳阿姨及时反映了社区积水的情况,很快镇政府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志愿者李秀芳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和心声:

有一次,我巡逻去,吃着速效救心丸,哎呀挺难受的,吃完我就到这儿来了。脸儿焦黄啊,但是克服困难也得出来巡逻。因为嘛呢,你是一个党员,党培养你多少年了,对不对?在这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当中,你得为社区做点贡献。每个居民都有这样的责任,社区是咱自己的家,对不对?看到问题就应该管。我干了点好事儿心里就高兴,党员就应该这样。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做下去。

像李秀芳阿姨这样,克服身体上的困难,坚持做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还有很多。鑫旺里老年协会志愿服务队为社区居民贡献了力量,也得到居民的一致称赞。这支团队志愿者的平均年龄超过了65岁。他们发挥余热,给这个寒冷的冬天,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队长田秀玲和志愿者于红凤说:

我叫田秀玲,今年63岁,从年10月30号成立老年协会,到现在也历时若干年了,留给我的是一份感动。我们社区的居民出得来的中老年人,这些队员就把社区的事儿,作为自身的一种责任和义务。无论是你家里有嘛事儿,能克服的困难绝对克服。有好多70多岁、八十来岁的,他们真是什么身体状况都有,真是太感动了。

我今年66岁,我叫于红凤。做一点儿贡献吧,我觉得心里很欣慰。咱们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现在往强起来发展,我们虽然不能添砖添瓦了吧,我们为和谐社会,添点儿彩总还行吧,以后还要坚持做。

们有优秀的志愿者队伍,肯定也少不了优秀的志愿者,在津南区辛庄镇鑫旺里社区,有一位多才多艺的志愿者,她的名字叫黄秀珍。下面是记者采写的第二篇报道:《鑫旺里的音乐家》

今年70岁的黄秀珍阿姨,退休前是一名小学音乐老师。自从年黄老师搬迁到鑫旺里社区,几年来,她积极参加镇文化馆、社区文化站组织的各项文化活动,组织社区老年人开展舞蹈、诗朗诵、合唱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年正月,黄老师带领鑫旺里社区老年秧歌队参加了区文化馆主办的民间花会展演,在舞台上一举夺魁。黄老师还发挥自己的音乐特长,在社区开设了义务的合唱培训班,每周二和周四上午教授居民演唱歌曲。

黄老师:学员们好!

学员:老师好!

黄老师:好,今天咱们学习的内容,就是咱们上次练的,女声小合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咱今天着重的是,处理音准问题。下面咱先练发声。

学员:好的

黄老师:嘴不要闭得太严,里边要有两个手指的空隙。一二起!

黄老师:发声练习咱就到这儿了啊,下面咱把《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先复习一下啊。

学员: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

在做社区志愿者的几年当中,黄老师遇到了种种困难,首先合唱班没有活动资金,每当参加演出需要演出服和演出道具时,黄老师都动员学员们自筹资金。大部分合唱班的学员,都没有任何音乐基础,黄老师就耐心地从零开始,一遍一遍示范,付出了很大的精力。黄老师的双膝患有滑膜炎,膝盖疼痛走路不便。一次,她不慎从楼梯上摔下来,腿部摔成重伤。虽然不能走路,但是她坚持在家里用电话指导学员们排练。在养伤期间,黄老师还邀请了部分学员,来到自己家中亲自教授合唱和评剧。无论受伤还是患病,黄老师从未中断过义务奉献:

今年参加津南区庆祝建国70周年合唱比赛。在排练期间,嗓子发炎了,还发烧,一天打两针坚持着。岁数也大了,天天练。我呢今年正好70周岁,与共和国同龄,也挺激动的哈。看到学员们那种期盼的目光,我要一来了,大伙儿都鼓掌啊,也是对我的一种鼓励。作为一名老教师,退休了咱不能白拿国家的工资,咱为国家也得奉献。这点儿余热啊,咱就贡献给社区,不能荒废了。

平时黄老师对同学们都很关心,无论是哪位学员家里有困难或者生病了,黄老师都去看望她们。学员住院做手术,黄老师全程陪伴,还亲手做了可口的饭菜,医院。黄老师无微不至地照顾生病学员,她把合唱班的每一位同学,都当成自己的亲姐妹。学员们纷纷表达了对黄老师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张伟秀:我是鑫旺里社区的一名普通居民,我叫张伟秀。自从跟着黄老师,参加了这个社区活动以后,我的心情格外舒畅。有一次啊,我们晚上到暖山社区演出。这一天呢,黄老师正赶上她们家搬家。哎呀,大伙儿心情都很着急,晚上的指挥就没有人啦,怎么办呢?就在我们快要演出的时候了,黄老师风尘仆仆地坐着出租车,来到了我们的演出现场。哎哟一下子我们大伙儿就沸腾了。这说明黄老师,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她首先想到的是集体利益。

韩世玉:我叫韩世玉,我今年67岁,在半个月以前,我得了一个脂肪瘤。在做手术那段时间,医院看我、陪伴我。在脂肪瘤做完手术后,疱疹又出来了,医院检查,给我送饭吃,照顾得无微不至。我心里倍儿感动,她像亲姐妹一样。谢谢黄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

黄老师:谢谢。

全体学员:黄老师,您辛苦啦,我们爱您!

·END·

记者曹小为

编辑郑佳

保存图片可放大查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